◆叱狼
為促進垃圾減量化,實現(xiàn)垃圾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再利用,近年來,各地通過多種方式開展了垃圾分類的引導宣傳。同時創(chuàng)新思維,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新舉措。例如,杭州市實施垃圾分類積分制,積分可用于兌換生活用品;廣州市借鑒臺北市經驗,試行按袋計量收垃圾費等。
通過強化輿論宣傳,加強措施引導,市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逐步增強。日常生活中,部分市民已開始行動起來,自覺將垃圾分門別類投放。
然而,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地區(qū)在垃圾收運環(huán)節(jié),卻一股腦地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混收混裝,使得垃圾分類功虧一簣,成為空談。
雖然有些地區(qū)目前主動進行垃圾分類的市民人數(shù)還不算多,但他們在垃圾分類方面已經發(fā)揮起示范、帶動和引領的作用。如果讓他們寒了心,剛剛養(yǎng)成的垃圾分類習慣也會就此止步,垃圾分類的推廣工作也會更加舉步維艱。
引導市民垃圾分類是一個緩慢的漸進過程,要有耐心更要有信心。當前,因為有些地方推廣垃圾分類的效果不明顯,有些運輸單位為了節(jié)省時間、降低成本,就直接將垃圾混裝運輸。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有人可能會認為,用垃圾分類運輸車裝運分類不徹底的垃圾,豈不是自欺欺人嗎?其實并非如此。從深的層次和更遠的視角看,雖然當前分類并不完全徹底,但它至少維護了政府言行一致的公信力。而且分裝分運的過程,也是對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一次啟發(fā)和教育,能夠讓已經參與垃圾分類的市民心安,讓未曾參與垃圾分類的市民警醒。
總而言之,在垃圾收集運輸方面,不能僅算眼前的小賬,犯了“撿芝麻丟西瓜”的錯誤。要放眼長遠和大局,只要社區(qū)里擺放了分類垃圾箱,就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垃圾類別實施分裝分運。持之以恒,相信垃圾分類必將大有收獲。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