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忧物_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久久精品久久久_怡红院老首页主页入口

當前位置:首頁 >> 固廢 >>內容詳細

資源化再利用 解決建筑垃圾圍城之困

2014-08-27 16:17:32  

近年來,南京處于建設高峰期,在城市發(fā)生日新月異變化的同時,由大量拆建導致的建筑垃圾也在快速增加,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建筑垃圾占到了城鎮(zhèn)垃圾總量的30%—40%,全國每年建筑垃圾生產量近20億噸。大量的城市建筑垃圾,給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的困擾,對城市管理的壓力也日漸加大。為緩解建筑垃圾圍城的現(xiàn)狀,自2012年下半年開始,南京市建筑節(jié)能管理中心在市住建委的領導下,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先后赴成都、廣州等地進行調研,并組織科技攻關和可行性論證,引導試點示范工作,開拓出了一條“政策引導、市場參與、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工作路徑,目前,南京已有14家企業(yè)從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每年可綜合利用建筑垃圾約500萬噸。

危害:

傳統(tǒng)處理方式侵占土地、污染環(huán)境

據統(tǒng)計,2001年至2006年,南京市年均產生建筑渣土約1500萬噸。從2007年起,建筑渣土產生量大幅增加,到去年為止,全市建筑垃圾已經超過4000萬噸,其中主城市區(qū)約1200萬噸,郊區(qū)近3000萬噸。對建筑垃圾的處置,目前大多采取回填掩埋等簡單的處理方式,在占據大量土地資源的同時,對環(huán)境也造成了嚴重污染。垃圾圍城、垃圾無處可去、怎樣讓建筑垃圾“起死回生”?南京開始了探索之路。

市建筑節(jié)能管理中心介紹說,綠色建筑是指從施工到使用到最后消亡,整個建筑是一個全生命周期的循環(huán),而消亡就意味著建筑垃圾被投入循環(huán)再利用。建設生態(tài)文明城市、打造人文綠都,離不開發(fā)展綠色建筑,而綠色建筑也呼喚綠色建材。

契機:

露采礦山關停企業(yè)亟需新型原料

2012年5月,南京市政府發(fā)布了《關于大力關停露采礦山的實施意見》,要求全市關閉103家露采礦山企業(yè),2013年年底,全市露采礦山全部停止開采,磚瓦粘土礦全部關停。因此,那些以尾礦粘土為生產原料的墻材企業(yè),將失去生產原料,必須尋找新的原料替代品。這給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帶來了契機。

政策:

國務院、南京市均有政策

支持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

2013年1月,國務院發(fā)布了《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第十條工作任務就是“推進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其中明確要求,要加快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研發(fā)推廣,編制建筑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標準,開展建筑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范,要研究建立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標識制度。特別是地級以上城市要因地制宜設立專門的建筑廢棄物集中處理基地。南京市《關于全面推動南京市綠色建筑發(fā)展的實施意見》,就推進建筑垃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作了進一步的明確。

現(xiàn)場:

廢舊磚塊、混凝土可被“吃干榨盡”

南京市建筑節(jié)能管理中心主任胡應明介紹說,建筑垃圾可分為三類:拆除和裝潢垃圾、工程渣土和基樁泥漿。根據市住建委的統(tǒng)一部署,中心分別引導南京汪海集團、南京鑫翔建材有限公司、歐德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3家企業(yè)進行分類試點,并逐步推廣。

在汪海集團的工地上,記者看到,一邊是廢磚、墻體材料等分門別類堆放,另一邊則是各種機器忙碌,各種成品出場。這些原材料首先經過分揀,然后粉碎,一部分打碎成小石子大小,替代石子按比例摻入混凝土;有的則被粉碎為沙子大小,制作6孔或8孔的非承重空心磚;還有的含水量比較大,經過處理后,可以作為公路路基水穩(wěn)層的原料。

再生混凝土、空心磚、鋪路材料這3種產品出場后,沿著205國道運至全市各個工地。至此,所有進場的建筑垃圾被消化得干干凈凈,再無廢料產生。

困境:

私倒現(xiàn)象屢禁不止,生產企業(yè)“無米下鍋”

建筑垃圾如果從正規(guī)渠道處理,需要繳納處置費用,因此,私倒建筑垃圾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汪海集團總經理劉偉說,每次看到新聞報道有四處亂倒的建筑垃圾,他就覺得很可惜。“我們每年對建筑垃圾的處理能力是200萬噸,而去年開業(yè)以后,實際上的開工量大約只有年產五六十萬噸。”公司最苦惱的不是產品銷售問題,而是找不到原材料。

據統(tǒng)計,去年我市主城共產生渣土1200萬立方米,廢舊混凝土等200多萬噸。郊區(qū)產生的建筑垃圾大約是主城的3倍,依此粗略計算全市一年共約產生四五千萬立方米的建筑垃圾。今年由于更多大型建筑項目、拆遷項目和地鐵項目的上馬,預計建筑垃圾產生的量還會大幅度增加。市建筑節(jié)能管理中心介紹,這些建筑垃圾的再利用渠道主要有:渣土可作為制造隧道磚的原料,骨料部分也就是廢舊混凝土和磚塊可以作為再生混凝土、非承重磚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添加材料。另外還有一部分建筑垃圾本身已沒有再利用的價值。目前我市有2家混凝土再利用企業(yè),12家燒結磚企業(yè),每年對建筑垃圾的消耗量大約只有100萬噸骨料和400萬立方米的渣土,也就是說只有十分之一的建筑垃圾被循環(huán)利用了。

建議:

立法、考核,加快推進資源化利用

相關管理部門介紹說,建筑垃圾是今后發(fā)展新型墻體材料的主要資源,目前我市對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還處在摸索階段,建筑垃圾的處理和利用涉及到產生、運輸、處理、再利用各個環(huán)節(jié),其管理職能涉及到城管、住建、經信、發(fā)改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還需要多部門的協(xié)作,引導形成一個閉合的建筑垃圾處理鏈條。對于加快推進資源化利用情況,相關部門給出了以下建議:

立法先行,盡快出臺《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條例》。各級政府應是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主體,同時,明確各部門在建筑垃圾的產生、收集、運輸、處理、利用等各環(huán)節(jié)的職責,并在稅收、扶持資金使用等方面予以優(yōu)惠,確保建筑垃圾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資源化利用。

公建項目,強制率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產品。將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納入政府采購的首選范疇,凡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各建設單位要督促施工企業(yè)簽訂建筑垃圾再生產品供貨合同,并將此作為結算和資金撥付的依據,確保建筑垃圾再生產品的出口順暢。

儲備用地,設立垃圾資源化利用基地。由于土地資源緊張,為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閑置,可以考慮在郊區(qū)分別建立垃圾綜合利用基地。也可將已關停的部分露采礦山轉化成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基地。

強化責任,將垃圾資源化利用納入政府考核體系。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涉及到城管、規(guī)劃、國土、住建、工信、環(huán)保等多個部門。建議將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納入地方政府責任考核體系,對相關部門的考核,量化節(jié)能減排考核標準,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工作常態(tài)化、制度化。

以生活污泥、煤矸石、建筑渣土為原材料生產的多孔模數燒結磚塊。

會員驗證

提交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