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濟觀察網(wǎng) 記者 韋承武 特約記者 丁華艷 2009年11月19日上午消息 第四屆中國(國際)水務高峰論壇在京召開,國資背景的北京首創(chuàng)、中國水務和外資背景的中法水務等水企共同呼吁漲水價。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資源專家王浩表示,目前水費占家庭收入0.8%,達到2%時才可引起居民對用水量關注。
2009年以來,天津、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調整了水價,目前天津的居民用水價格超過北京成為全國最高。目前北京、哈爾濱、銀川等城市也在醞釀召開水價聽證會。王浩在演講中表示,預計今明兩年也將有水價調整的政策相繼出臺。
國內城市居民水費占收入比例低于0.8%
中國工程院院士、水資源專家王浩在演講中表示,水費支出對居民的心理影響研究表明,當水費占家庭收入1%時,心理影響不大;2%時,有一定影響,開始關心水量;2.5%時,引起重視,注意節(jié)水;5%時,影響較大,認真節(jié)水;10%時,影響很大,考慮水的重復使用。
“而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水費占收入的比例一般低于0.8%,通常不能引起用戶對節(jié)水的關心。”王浩說,若按照水費占家庭收入2%來計算,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廣州、烏魯木齊每噸用水承受能力價格可依次達到:11.57元、9.09元、13.12元、11.28元、12.48元、6.32元;而目前的供水價格依次為:3.7元、3.9元;2.11元、2.8元、2.22元、2.06元。
水企抱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在大會組織的水務企業(yè)與媒體見面會上,一度因為媒體追問水企的利潤空間而使會議氛圍緊張。
中法水務副總裁孫明華表示,按照中國政府的文件指導,允許國企有8%到10%的投資回報,外資企業(yè)的回報率可以達到12%。但事實上,因為水價的限制,“進來前些年的項目基本都是沒有什么太多的盈利,都是在維持。” 孫明華說。此表態(tài),得到了國企北京首創(chuàng)、中國水務以及威立雅水務的代表的支持。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威立雅水務(中國)中國區(qū)副總裁黃曉軍說。
“我們的壓力很大。” 北京首創(chuàng)總經(jīng)理潘文堂表示,隨著污染的加劇,要滿足國家關于水質的106項標準,成本越來越高。
若要改造水利管網(wǎng)水價需上升1至2元
“我的企業(yè)在一個城市的漏失率達到40%,我很羨慕日本漏失率只有3%的管網(wǎng),但買不起。” 潘文堂表示,企業(yè)想要投資改造設備、改造管網(wǎng),但卻壓力重重。
對此,清華大學水業(yè)研究中心主任傅濤表示,由于管網(wǎng)老舊,即使出廠水質達到國家標準,流到居民水龍頭的水質卻未必能達標。傅濤分析稱,要改造現(xiàn)有管網(wǎng),每噸水價至少提升1至2元。
傅濤表示,統(tǒng)計到縣鎮(zhèn)一級,全國有4000個自來水廠司,但有一半不化驗;大概20%-30%水廠,只化驗常規(guī)的六項指標;真正能化驗106項的企業(yè),目前在個位數(shù)。如果政府不投資,老百姓也不投資,水質一定很難得到保證。
水價被賦予三重目的
潘文堂介紹說,目前水價被要求實現(xiàn)三重目的:第一,保證供水的服務和質量;第二,保證水能夠被合理、有效地利用;第三,為了方便政府收取其他的費用,例如:部分垃圾處理費,屬于代人受過,但是政府定了,水企還會去做。
潘文堂說,只有供水水質的質量和服務收費所對應的是產品的價值,跟企業(yè)有關系。而國家調整水的有效利用,屬于資源價格,政府用來支付水資源保護等等費用,通過聽證來實現(xiàn),被誤認為企業(yè)拿了。
潘文堂建議,通過理性成本分析,確定企業(yè)保證供水的服務和質量的價格,然后再通過市場化的手段,讓水企適度競爭,形成最合理的價格。潘文堂認為,某一區(qū)域讓一家水企獨占的現(xiàn)象,不利于水務發(fā)展。
提交關閉